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2010年11月29日消息 中達社區『全民健保大家談』


1129日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簡稱衛促會)在台中市中達社區舉行『全民健保大家談』,此次活動邀請健保局中區業務組蔡耀如專門委員前來分享健保的虧損分析以及介紹二代健保,並與衛促會的種籽師資和社區民眾對話。

蔡耀如專委

當天的活動介紹人是衛促會種籽師資中區聯誼會黃瑰秋會長,主持人是衛促會顏幸達理事,到場的還有唐菁華(也是衛促會的監事)、謝枝楠、翁青聖、陳淑靜、陳泰昇、陳台英等種籽師資,中達社區的里長娘李灑卿,王麗美種籽師資雖不能前來,但也請就讀政治系的女兒林倖安前來聆聽。

在蔡耀如專門委員的報告中,他分析了健保財務失衡主要是因為人口老化、重大傷病人數增加、新的醫療科技與藥品引進等因素的影響,這是很難避免的問題,所以衛生署規劃了許多開源和節流的措施,將陸續施行,但他表示二代健保的設計上有相當多的革新,它更講求公平(財務公平和公民參與)、品質(以品質為導向的醫療、公開醫療品質資訊)、效率(簡化相關作業流程),期待提升民眾整體的醫療品質,蔡專委也在報告後補充了一些健保費率計算的基準和原則,釐清了一些常見的懲罰單身、論口計費、加重薪資所得者負擔等問題。

黃瑰秋會長


唐菁華監事

在蔡耀如專委介紹完二代健保後,種籽師資們陸續提出問題與蔡專委對話,謝枝楠與陳淑靜老師都接著請教蔡專委二代健保在公共衛生或預防疾病上有沒有什麼努力的方向或目標,謝枝楠表示:以往探討健保都著重在健保費怎麼收、費率如何調整上,但比較少談論到『如何讓人減少生病,讓民眾活的老、也要活得好,這比他生病了我要怎麼照顧他來得好一點。』,他接著說蔡耀如專委提到老人的疾病問題加上重大傷病的人就佔了健保費五成以上的費用,若健保能夠預防民眾生病、真正照顧到民眾的健康,這才是全民健康保險,例如家庭醫師制度的建立應該非常重要,提供民眾充份的衛生知識與資源,但健保的政策卻少看到往這個方向在努力,政府應該要有更多資源投入在公共衛生的工作上。

謝枝楠老師
林倖安同學

蔡專委回覆:健保的確著重在醫療上,而許多預防保健的業務,主要由衛生署底下的國民健康局在規劃,國健局有委由健保局來協助執行健康檢查的相關業務。另外,家庭醫師制目前有試辦計畫,只要參加家醫醫療群的民眾,家人若有相關健康問題可以去諮詢,這也與一般看診有不同的健保給付標準,但這個試辦的成果還在評估當中。

唐菁華老師接著表示:我們當然希望健保不只是做疾病照顧,應該更往全民健康照顧的方向走,國健局雖然跟健保局的業務有所區分,但兩者疊床架屋或許是可以思考的方向。此外,在健保政策上,之前衛生署楊署長有公開提到論人計酬和責任醫院的措施,我們在思考這可能真的可以增進民眾的醫療品質,但我們說政策影響行為,例如,在還沒實施健保前洗腎人口只有3%,健保實施之後洗腎人口是以倍數成長,到底是政策哪裡出錯,或者是民眾哪裡被錯誤引導了,就這樣的狀況而言,是不是應該要有更明確的政策約束、引導與教育工作,來改善這樣的問題,避免未來若要真正落實論人計酬的執行,不是讓醫療提供者在照顧民眾健康的同時,只想從中得到更多的健保給付,失去了真正照顧民眾健康的目的。我們也希望民眾作為一個醫療使用者,可以知道自己擁有的權利,像是慢性連續處方箋的釋出,就是民眾掌握自己權利的一種方式。我們衛促會在社區做的教育,就是希望民眾更能知道自己的就醫權益、也教育民眾正確使用醫療資源,讓民眾也可以一起監督醫療提供者。

蔡專委回覆:論人計,其實就是希望醫療提供者能夠把錢真正用在照顧病人的健康上,減少醫療的支出,而這些減少的醫療支出,就會部分回饋給醫療提供者,目前規劃試辦中。確實,政策可以引導行為,但問題是政策要推出的時候是否能得到各界和民眾的共識,這是非常重要的,各位建議和思考都很好,也很具前瞻性,但執行上和設計上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健保局會往照顧全民的健康方向繼續努力。


翁青聖老師
陳台英老師

翁青聖老師接著提問:對於大量使用健保資源的人,除了輔導和關懷外,是不是可以從制度上來增加其保費,這樣可能比較符合公平正義原則。此外,健康檢查的目的和數據的解讀,是民眾常常不清楚的地方,這方面可以怎麼加強。

蔡專委回覆:臺灣民眾健保滿意程度會這麼高,主要是因為看病真的比較方便,所以的確有些民眾會過度使用健保資源,現在規劃要在健保IC卡上的紀錄上記載最近民眾六次的領藥內容,請醫師協助判斷,若重複給藥,在制度上可以設計成不給付醫療院所,但醫界表示這可能會分割掉醫師看診的時間,這是多一份工作,應額外請健保局多給付費用,所以蔡專委表示實施起來有困難,目前還在跟醫界談當中。在民眾方面,主要還是用教育的方式來勸導,輔導其正確就醫並指定其到指定的醫療願所就醫。

陳淑靜老師

陳泰昇老師

現場民眾則有人提問:在診所的看診費用有的100元、有的150元,為什麼會這樣?現在的籽師資們回覆說:診所看診費用部分負擔是50元,而掛號費在0元~100元都是合理價格,因為現行規定掛號費屬於醫療院所的行政費,所以並無法可管,的確,各診所的掛號費其實從0元甚至到1,000元以上的都有,這確實會讓民眾混淆,一方面民眾無法理解這個價格是否反映出合理的醫療品質,而且價格的落差更會影響民眾至就近的診所看診,反而繞到更遠的、便宜掛號費的診所去就醫,這樣的結果,從民眾的觀點來看,這並非符合公平、品質與效率。

隨著醫藥技術的進步、人口老化、重大傷病人口增加等問題,健保支出的增加似乎是不可避免,開源的工作確實是必要之舉,但在節流的兩個重要面向:『監督、管理醫療提供者』和『教育醫療使用者,並與其一同監督醫療提供者』確實是相當重要的,這兩者都是政府和民間團體可以一起努力的方向。開源面可以從健保的設計著手,以及透過像衛促會的相關民間團體在社區進行教育工作;節流面則可以透過健保政策來引導醫療院所作為 ,以及醫改會與民間健保監督聯盟的倡議、衛促會的社區民眾教育來進行。本次『全民健保大家談』只是未來許多民間公衛論壇和社區民眾教育工作的一部份,衛促會願意作為政府和民間橋樑,透過實質意見交流和教育工作,一起尋求、建立健保永續經營的共識基礎。


顏幸達理事頒感謝狀給蔡耀如專委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2010年11月6日消息 中達社區公衛小戲排演

親愛的各位

中達小戲即將在11/20在台中市文化中心進行公演, 13:30公演前練習,15:00進行公演。
大家趕緊樓下邀樓上,左鄰邀右舍,一同來湊熱鬧喔!

下面是最近排演的照片~

1.道具大致完成(有的剩眼睛還沒挖動)
2.頭戴式皮老闆
3.戴上囉
4.面具式式蟹老闆
5.蟹老闆本尊和他的蟹螯
6.派大星著裝
7.場景舉牌,背面是營養素舉牌
8.飾演珊迪的小弟弟,舉得高高的!
9.小蝸著裝
10.小蝸背面照
11.小蝸蹲照
12.準備排演
13.空手道篇_海綿寶寶戰珊迪
14.招架不住了
15.被抬出場了
16.蝸牛與海星的賽跑
17.衝阿
17.營養不均衡的海星也被抬出去了
18.來到海之診所
19.到底平常應該充分攝取哪些營養素呢?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2010年10月25日消息 中達社區公衛小戲道具製作

dear all
大坑社大開在中達社區的課程,在大坑社大的秋月、中區聯誼會會長黃瑰秋、中達里里長娘李灑卿,以及許許多多的種籽師資們的努力下,至今已經開課三年了。

這段期間中達社區演過了『禽流感小戲』和『王哥柳哥戲說H1N1新流感』的衛教戲劇。
我們都知道這群學員和中達里的民眾,這十幾位歲數加起來超過千歲,
但他們卻洋溢著年輕的氣息,在每次演出前都認真排演,不敢懈怠,培養出相當的演戲默契,
他們在演出的過程正是知識落實在行動的重要步驟之一,
更是社區活化、成功老化的最佳例子。

這次,在11月20日他們又即將演出了!演出的戲劇名稱是『蟹老闆的祖傳秘方』,內容是關於如何吃出均衡的營養。這又是新的嘗試,透過小朋友喜愛的卡通人物來進行戲劇演出,也有找幾個小朋友來參與,希望大朋友、小朋友都能進一步知道如吃出均衡的營養。

這次我們來看看,他們道具的製作的過程。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2010年9月20日消息~水資源與健康講座在中達社區

這次水資源與健康講座在中達里辦理,共二十多位民眾參與,講課師資有曾懿德老師、陳台英老師、王麗美老師,三位老師準備的上課講義都相當豐富,麗美老師還很貼心的幫大家做了每問卷中每個題目的解答,釐清大家疑惑。講座進行中不少學員發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當談到如何飲用到安全的水時,大家都迫不及待發表自己的用水方法和看法,老師們會接著補充學員的方法和看法有什麼值得再進一步思考的地方。

1.在土地公廟的水資源講座共二十多位社區民眾參加


2.懿德老師講解臺灣水環境,大家聽的笑呵呵


3.大家看到全球極端氣候的現象臉色都凝重起來了


4.台英老師講解生活中的水


5.講到居家用水大家便開始熱烈討論起來


6.大姊說他家的井水很優質,歡迎大家去看看


7.里長娘很用心在思考自己用水的可能健康風險


8.菁華老師補充根本沒有什麼機能水,兩個氫一個氧,哪能變出什麼東西來?


9.菁華老師雖然不是水資源老師,但她豐富的醫學、藥學背景也幫忙學員們解答許多疑惑


10.麗美老師很用心地做了問卷每一題解答的ppt,幫大家真正解惑